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体系建设框架
针对当前实物地质资料服务面临的“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投入不够、组织机构不健全、人才队伍不配套、服务设施落后”等问题,浅析了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体系的建设框架。
在技术标准和工作制度的制定方面,中国地质调查局制定了《DD2010—05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主要内容是实物资料的接收、整理、建档编目、数字化、著录、服务等。另外,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下简称实物中心)制定了实物地质资料分类分级、筛选、收集、验收、建档、库藏保管、服务利用等暂行办法。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作为一项公益性工作,其根本目的是在保护馆藏实物地质资料安全的基础上,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要把服务放在首位,建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并贯彻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全过程。
实物地质资料标准体系框架 实物地质资料标准化对象是实物地质资料馆藏工作。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使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是:建设维护馆藏设施→实物资料筛选→收集→验收→整理→扫描→建档→保管→利用服务。
建立以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信息、属性信息为数据资源的数据交换、数据更新、数据共享服务运行体系,包括信息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事务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几个方面(见表1)。
地勘一般做几次
地勘一般需要进行多次,具体次数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性,以及对地质情况的要求而定。通常地勘会分为初步勘查、详细勘查和设计前勘察三个阶段。初步勘查是在项目启动前进行的,目的是对研究区域进行初步了解和评估。这一阶段通常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等工作,旨在获取基本的地质、水文、地貌等信息。
地勘一般分三种情况:简单、小型项目:在初步设计前做地勘(只做一次)。2;对地质状况比较复杂、项目投资规模比较大或比较重要的工程,分两次做。初勘应该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前进行,详勘在初步设计前,复杂的,施工图设计或技术设计前,还需要做详勘。
高速公路地勘在同一地方两次勘探,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可能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威胁。
目前, 地勘部门正处在第二次大发展的时期, 各单位人才急缺, 要抽出大量人员参与第二次调查, 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有关院校来说,参与第二次调查是一次产学研结合的大好机会, 但人力和时间受到一定限制, 只能完成少部分地区的调查工作。利用各种社会勘测队伍, 信息安全问题不得不作考虑。
地勘报告和施工勘察的区别
1、地勘报告和施工勘察的区别还体现在工作内容和侧重点上。地勘报告的编制涵盖了广泛的地质信息和技术分析,为项目的设计阶段提供支持。而施工勘察则更注重现场的具体条件和施工细节,为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也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2、简而言之,勘察单位更侧重于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技术支持,而地勘单位则更多关注自然资源的发现与评估,两者在业务领域上有着明显的区分。
3、此外,两者在勘察报告的内容上也有所不同。施工勘察报告主要关注于工程地的地质地貌、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方面,以及相关的风险和问题。岩土详细勘察报告则更专注于土壤的物理和力学特性,对土壤类型、含水量、密实度等进行详细描述。最后,施工勘察报告和岩土详细勘察报告在施工工程中的应用也有所区别。
4、根据《新华字典》的释义,勘察和勘查在字面上并无差异,都是指进行实地调查或查看,常用于采矿或工程施工前。然而,根据相关国家标准的定义,两者在具体应用上有所不同。勘察主要与工程建设相关,包括岩土工程勘察、高速公路勘察、市政工程勘察等。
5、根据与“勘察”和“勘查”相关的国家标准的释义,两者前缀对象不同,区别在于:勘察与工程建设相关,例如岩土工程勘察、高速公路勘察、市政工程勘察等;勘查与自然资源相关,例如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勘查、石油天然气勘查等。从下面的举例释义中大家也能看出两者所指的区别。
地勘是什么意思
地勘是地质勘查的简称,它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的过程。地质勘查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由于其复杂性和专业性,进行地质勘查工作通常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地勘是指对地形、地质构造、地下资源蕴藏情况等进行实地调查的工作。它主要应用于采矿或工程施工前的准备阶段,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具体来说,地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目的:地勘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关于地形、地质构造和地下资源的详细信息,为后续的采矿或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地勘就是对地形、地质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的意思,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实地勘测:就像是一个探险家,地勘人员会亲自到现场,对地形、地质构造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测量。资源调查:他们还会探寻地下资源的蕴藏情况,比如矿产、地下水等,就像是寻找宝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