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门画店新绛木版年画保护
在前多年不断收集、抢救古版、学习版画技艺的基础上,于2007年创建成立了绛州木版年画研制所(山西新绛二天门年画社),专门从事绛州木版年画的收集、保护、整理、研究、创作工作。
木版年画: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年画收藏爱好者吴百锁与绛州二天门木版年画社的工艺师们历时半年,共同完成了大型“福禄寿三星”木版年画。这套木版年画尺寸高6米,宽4米,可印制一张年画和一副对联。线条细腻,人物突出。
当地木版年画制作始于宋、成熟于明清、兴盛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年产年画50余万幅,远销华北、西北诸省。 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木版年画研制所(即二天门年画社、二天门画店)多年来从事绛州木版年画收藏、整理、研制工作。该所现存有各个时期的木板、年画,是十分珍贵的木版年画资料,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新绛县澄泥砚传统制作工艺基本信息
新绛县澄泥砚传统制作工艺的基本信息如下:申报时间与级别:2006年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为Ⅷ11。类别:传统手工技艺。申报地区: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制作工艺特色:从选料、制泥、雕刻到打磨,每一步都独具匠心。
新绛县澄泥砚的制作工艺独树一帜,从选料、制泥、雕刻到打磨,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精选优质澄泥,经过精心筛选、浸泡、研磨、搅拌等多道工序,形成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的泥料。在这一过程中,匠人们凭借多年的经验,把握泥料的质地与湿度,确保制作出的砚台既坚固耐用,又具有良好的书写性能。
新绛县澄泥砚传统制作工艺介绍如下:起源与历史:绛州澄泥砚源自中国山西省新绛县,是四大名砚中唯一的陶砚。其工艺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兴于唐朝,宋代达到鼎盛,明代工艺趋于成熟,历代皆作为贡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绛火锅的详细做法。
1、红油锅底:大葱2段、姜1块、蒜15瓣、干红椒多量、豆豉10克、花椒10克、八角2个、桂皮1片、小茴香1小把、香叶3片、草果4个。大骨汤:筒子骨800克、姜1块、花椒20粒左右。涮料(依次处理好的是):千张、豆腐、蟹柳、泡发黑木耳、金针菇、鲜花菇、茼蒿、娃娃菜、土豆、肥羊肉片、红薯粉丝。
2、制作新绛火锅的高汤,首先需要选用羊骨、猪骨、鱼骨和姜片,加水慢炖,让其充分释放出鲜美。在准备羊肉时,应将冻硬的肉块进一步剔除肉头、边角、脆骨、云皮及筋膜等杂质,然后切成15~20厘米长、3~5厘米宽的极薄片,码放整齐待用。待汤底煮好后,加入虾仁,增添鲜美口感。
3、以下是一些制作新绛火锅的技巧和建议:制作红油锅底时,需要选择优质的辣椒和香料,如干红椒、豆豉、花椒、八角等,炒制时要用中火炒香,避免炒糊。大骨汤是新绛火锅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用筒子骨煮制,同时加入姜片、葱段等调料,煮制时间要足够长,以充分提取骨汤的味道。
4、新绛火锅:木炭火锅在新绛又称火碗,其以鲜而不燥、入口窜香、回味悠长而著称。该火锅采用极富古绛州特色的铜火锅为器皿,以木炭为燃料,以熬制的老汤为汤料。新绛扣碗:绛州扣碗是一道晋南古绛州的小吃名菜,属于当地饮食的代表菜品,是绛州百姓最家常美味的家居菜品。
新绛县有哪些村
1、东关村 东关村是新绛县的古老村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该村以其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文化活动而闻名。 西关村 西关村是新绛县的一个主要村庄,紧邻县城。该村以其农业产业和手工艺制作而著称。 南关村 南关村地理位置优越,与新绛县的工业区相邻。该村以工业发展和现代化的建筑为特色。
2、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下辖村委会包括泽掌村委会、程官庄村委会、北苏村委会、光村村委会、大聂村委会、向家庄村委会、乔沟头村委会、吴岭庄村委会、范庄新村委会、涧西村委会、王金村委会、小聂村委会、赵仙新村委会、蔡村委会。
3、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阳王镇下辖村委会包括阳王村委会、北头村委会、禅曲村委会、上庄村委会、裴社村委会、苏阳村委会、东张村委会、辛安村委会、阎壁村委会、北池村委会、南池村委会、刘峪村委会。
4、新绛县辖8镇1乡1区:龙兴镇、三泉镇、泽掌镇、北张镇、古交镇、万安镇、阳王镇、泉掌镇、横桥乡、商贸经济开发区。
5、新绛县辖8个镇、1个乡:龙兴镇、三泉镇、泽掌镇、北张镇、古交镇、万安镇、阳王镇、泉掌镇、横桥乡;1个开发区。共有220个行政村。
6、店头庄村、瑞林村、长庆村、北平原村、南平原村、富有村、吉庄村。三泉镇是位于新绛县北中部的一个镇。三泉镇地处九原山下,鼓水河畔,距县城西北方向10公里。春秋时原名雄镇,后因村东北有清泉、浑泉、莲花泉三大涌泉更名为三泉镇。全镇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5公里,总面积79平方公里。